信息工程学院

【优秀学生标兵】李鸿翔:不会敲代码的文科生不是好程序员

文:向杉杉 许思远 邓秋红 审:王中成】

人物简介:李鸿翔,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1803班学生,中共预备党员,现任院学生会执行主席、RIA兴趣社社长。连续两年必修课加权平均成绩位列同专业第一,大二学年综合素质测评成绩位列全院第一,获国家奖学金、大北农励志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标兵”、校级“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多项荣誉和奖励;以第一作者、第二作者身份发表EI论文3篇,参与校级科研兴趣计划项目2项;获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一等奖2项、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四川省二等奖等竞赛奖项近10项。

2018年9月,受从事计算机开发工作的家人影响,李鸿翔以一名文科生的身份成功考入电竞比赛下注平台(中国)科技公司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启了他全新的大学生涯。

不同于时间紧凑、任务繁重、学习目标明确的高中,大学的校园生活给予了他极大的自由空间。然而,与许多同学一样,他也曾感到迷茫。“身为一名学生,学习是本职工作,当不知道该做什么时,我希望能在学习里找到前进的方向。”李鸿翔快速调整心态,把全部重心放在了学习上。

作为文科生,面对众多高难度的理工科课程,李鸿翔并不露怯。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每学完一章内容就及时复习、预习,通过反复练习、死磕重难点,最终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让理科生都望而兴叹的课程抽丝剥茧、牢牢掌握。伏案练题、钻研是李鸿翔大多数时候的常态,他放弃午休时间,一遍遍演算困扰自己的难题错题,直到成功解答。多门专业基础相关的数学成绩平均达95分,连续两年必修课专业平均成绩位列同专业第一名,大二学年综合素质测评成绩位列全院第一名,是对他勤学苦读的最好回报。

要学好计算机这门应用型学科,绝不能只埋头于书本内容。为了锻炼专业实操技能,李鸿翔通过层层选拔加入了学院WingStudio软件工作室和大数据应用实验室,在课程学习之余,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提升专业技能的项目和研究。

计算机领域分支多,方向更多。为了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李鸿翔在多个方向都进行过尝试。大一学习爬虫、数据清洗、c语言,大二上学习数据可视化、Java、前端……广泛的学习涉猎,让他认识到自己并不适合繁琐的开发工作。适时,他刚好从计算机导论课程上初涉人工智能,因为有数据挖掘的经验,李鸿翔进一步学习了人工智能时间序列和机器学习的相关知识。找到了兴趣所在,他最终将自己的方向定在了人工智能上。然而,这仅仅只是个开端。

不同于开发,人工智能体系庞大,学习大多以理论知识为主,非常枯燥,难以入门。“有时学着学着居然就睡着了……”李鸿翔笑道。这样枯燥的学习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为了打破现状,寻求突破,他想到一种独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讲课”。他以工作室的同学为对象,将每日所学的新知识讲给他们听。“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为了将一天的学习内容逻辑清晰、主次分明地讲出来,他不得不更加主动地去深入学习和思考,让自己理解得更加透彻。于他而言,讲课只是提升自己的一个方面,由讲课引发的讨论和专业知识的各种见解才更难能可贵。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都是李鸿翔研究和学习的重点,那些复杂难啃的知识点都在讲课和相互讨论的过程中被他扎扎实实地记在了心里。

如果一个大学生的生活里只有学习,那必然是无趣的;如果一个人的生活里只有自己,那必然是狭隘的。李鸿翔的大学生活并不只学习这一件事,在大三他成功当选院学生会执行主席,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之间平衡好时间,切换自如。“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作为学生会主席,工作琐碎而繁多,除了管理分管的学生会部门,协助老师开展学生工作,还需要对接校上与学院的工作,及时传达执行。为此,他逐渐在工作中学会了提前规划和统筹协调,就算是再细枝末节的工作,也从未出现过差错。

两年多时间过去了,他获得了专业竞赛国家级奖项2项,以第一、第二作者身份发表科研论文3篇,作为唯一一名大三学生获评学校2019-2020学年“优秀学生标兵”,一路走来,虽然艰难,但收获满满。谈及未来,他希望去武汉大学智能感知与机器学习组深造,为将来成为一名人工智能工程师不懈努力。


 

 

 

 

@版权所有:电竞比赛下注平台(中国)科技公司